第453章 制衡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3章 制衡

第(2/3)页



常升没有卖关子,指着大明全境舆图的南方,应天府之南的位置,鞭辟入里道:“这是哪儿?”

朱标一头雾水答道:“南方啊。”

“这是浙东党的大本营,朝廷大多数南方官员的祖籍,也是大明朝的大后方,而今整个大明上下赋税粮食的主要来源地。”

常升吐字清晰,慢条斯理的强调着南方,尤其是湖广浙东一带的重要性。

被常升这么一点,原本还雾里看花的朱标,霎时间,便如被醍醐灌顶般打了个激灵。

一个个原先被他忽略的要素重新拾起。

许多原先或朦胧或想不通的关窍,霎时间一通百通。

“彩!”

想到妙处,朱标也一如一炷香前前的常升一般,拍手喝彩。

“姐夫想通了,不妨说说看。”

常升笑着引导,顺便替他查漏补缺,彼此相互印证一二思路。

朱标深吸一口气,勉强平复了心绪。

“朝廷清丈北境,除了移风易俗,收拢民心,未尝没有疏通道路,打通军需,为将来出塞,追亡逐北,犁庭扫穴,剿灭残元的伏笔。”

“不瞒升弟。”

“父皇几年前便曾与我说过,应天府定都只是权宜,将来定然是要往北境迁都的,曾经,朝廷也就迁都凤阳庭议过,只是未果。”

“而今,却难保父皇没有为迁都北境扫视隐患之意。”

“然而,不论是迁都也好,北伐也罢。”

“而今朝堂上淮西党的势力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不利于朝堂的制衡与平衡。”

“故而,哪怕明知道南方的境内田亩龌龊更多,也不能在这急需稳定的时刻,强推清丈,以免自毁长城。”

“更不能因为田亩清丈,牵连到朝堂上的浙东党官员,令朝堂百官势力的进一步失衡。”

“然也。”

常升拍掌轻笑。

继而又补充道:“制衡之道不仅仅只在朝堂,朝野更是如此。”

“而今北境的清丈官员大多出身南方,且多为寒门出身。”

“何谓寒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