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7章 民安则国泰
第(1/3)页
常升思维的天马行空,朱标早有领教。
面对突如其来的疆域面积问题,朱标据实而言道:“以孤之见,乃汉化之民受战乱波及,向偏远及山林求存,繁衍开发而来。
常升点点头。
这个理解绝称不上错。
“可以这么理解。”
“历朝历代王朝的实际强盛,实际上就是底层的百姓与扩充的疆域实际扎根的过程。”
“这不在乎王朝的属地扩充了多大,而在于老百姓在新扩充的属地中能够扎根生存,混上一口饱饭。”
“能为王朝提供赋税,兵丁及徭役。”
“而之后的商业往来,河道道路的拓宽,夯实,都只是这种实际扎根后的附带。”
“所以,王朝的疆域能不能实际扩充,除了武将文臣都能各取所需之外,最要紧的是百姓能不能在新开启的土地上种出粮食,混上饱饭,繁衍生息。”
“这才能实际控制一片土地。”
“而如元朝的统治,看似幅员辽阔,但那些国土,只是名义上臣服于元朝的属地,而非疆域,不过是看在军事实力强大的基础上,表面上的臣服及进贡罢了。”
“但,最最关键的还有一步。”
“文臣武将民众都得了利好,朝廷的影响力也得同步根植到位,得让底层的百姓知道,是朝廷指挥着文武为他们新开拓了一片生存的土壤,免得在那些文武合谋的操纵下,好不容易打下的疆域又成了有心人口服心不服的飞地。”
听着这条理清晰的铺陈,朱标终于觉得脑子里关于开拓二字的迷雾。
对历史的真相更多了一分探索。
唐朝之所以藩镇割据,除了大唐本就是以武立国,属地拓宽太远,而实际掌控的疆域远不能及,更没有底层百姓的扎根,只能委任将领独揽大权。
文臣的制衡?
不是没有。
但在唐初,几代皇帝接连针对五姓七宗等门拔世家的打击下,本就掌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