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孔家命运的岔口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1章 孔家命运的岔口

第(3/3)页

  但惩罚轻了,又岂不到警示作用。

  最合适的方法,肯定是三司依律从严从重处置,但兔死狐悲,只要安排个人替涉事的举子申辩一句,引起共鸣后,再让三司专门向朱标请示,最后得到朱标的开恩诏书,将禁考的时间从原来的从重处罚缩减到三年。

  这样,就能够体现出朱标的仁慈了。

  最后。

  小朱还是给孔家留了一条路。

  谣言的幕后挥手和行凶者为何要单独摘出来,押解进京听候处置。

  这还不是给曲阜孔家当代的衍圣公机会,让他上门认错。

  只要孔家配合。

  无论是朝廷的田亩清丈,还是早就预定的南境儒学旁支的北迁,亦或是官学的推广,都能得到最大化,最快速的推动。

  最后曲阜孔家能不能留。

  就看当代的衍圣公识不识趣了。

  ………………

  苏州府。

  历经了昨夜的暴动,今日的苏州府城内的气息仿佛都多了几分紧张。

  老百姓看着一脸凶神恶煞游街的衙役,人心惶惶。

  而听闻昨夜的暴动,竟害死一名苏州报社的编修的秋闱举子们,对此也一脸的担忧。

  虽说死去官员的官衔不高。

  与他们貌似也没有牵连。

  可这毕竟是朝廷命官,代表着大明朝廷的威仪与颜面,朝廷于情于理都必须下派钦差将此事查清楚。

  如若找得出真凶。

  自然是依律办事。

  可若是找不出呢?

  黑灯瞎火,聚众闹事。

  他们这些来苏州府参加秋闱的举子,会不会遭受到这帮暴徒的影响呢?

  或者干脆取消苏州府的秋闱资格?

  那多冤枉。

  而在苏州府的钦差府邸中,看着手中来自三教九流的情报,道衍的目光中不由得浮现一抹隐忧。

  他不怕常升安排不来孔家。

  更不怕太子不支持常升。

  唯独却担心苏州府已经闹到了这份上,已然惊动了朝廷。

  万一有人这个时候捣乱,张亥坚持不住,或是孔家背后使力,推想要跻身苏州府知府之位的人,把张亥这枚关键的棋子挤出去,破坏了他和常升的设计。

  再想找个将孔家一网打尽的机会,便几乎不可能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