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图穷匕见”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7章 “图穷匕见”

第(3/3)页

陛下手中递上几把刀子,顺势排除些异己,浙东党就能彻底起势了。

  熟读史书的他们,太懂得揣摩上意。

  除了本身在地方为祸的那些糟烂事,淮西勋贵们身上还背负着君王最普遍的忌讳——兵权!

  之前或许还碍着一同打天下的情分。

  加之老朱家还要脸。

  所以在这帮人还没触及皇家底线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要是有人在这时递上刀子,让皇室顺势收回了兵权,从今往后,除却几个国公,剩下的这些个侯伯,也就不存在什么淮西兄弟了。

  有的只是君臣。

  一切公事公办。

  对吧。

  念及此处。

  常升的目光不由的飘远。

  老朱啊老朱,你又给我上了一课。

  你为了戒备我叫停了我的计划,那如今这局面,也在你的计划之内么?

  而在此时,浙东党的攻势才刚刚进入高潮,刑部主事茹太素出列道:“太子殿下,自大明立朝以来,陛下就订立了规矩,南北官员异地述职。”

  “如今北境发生如此丑闻,北境官员不便介入,不若就从南方官员中抽调贤能忠直之士前去督办此案吧。”

  “臣以为,通政使曾秉正可担此重任。”

  大朝会的朝堂里,几乎汇聚着整个大明最聪明机敏的人。

  虽不敢说都能如常升这般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但机敏察觉到危机逼近的不在少数。

  所以当李善长皱着眉头,却不适合在此时开口之时,又有他们门生故吏出列驳斥道:“太子殿下,臣以为不妥。”

  “北境民情复杂。”

  “血书案又牵扯颇多,若无知悉的本地官员参与,案情的调查恐旷日持久,更易打草惊蛇,致使百姓受害。”

  “臣以为,要想不耽误田亩清丈事宜,须快刀斩乱麻,非得由北境官员参与主导查办不可。”

  唇刀舌剑间,下场的官员越来越多。

  言辞攻讦也变得得越发的激烈。

  但常升的目光却不知为何从这注定出不了结果的攻讦中抽出了身。

  重新落回了位列于文官之首,吏部尚书刘崧身上。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