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五节“团结”_蝉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节“团结”

第(3/3)页

宣布,英美民国情报部门破获了一起针对三国元首的刺杀案件。

凶手与一个涉及多个非洲国家的地下抵抗组织有关,他们的目的是赶走非洲的殖民者,实现独┴立。

一天后。

三位元首的专机先后升空,Q先生和罗斯福前往德黑兰会见红俄元首,某人则原路返回山城。

左重没有随机一同回国,而是带着古琦等人来了尼罗河畔。

在这条埃及的母亲河旁,哈桑跪在地上虔诚祈祷,远处传来一阵用古埃及语吟唱的《阿顿颂诗》。

歌声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夕阳的余晖将金字塔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尼罗河水缓缓流淌。

“砰砰....”

几声突如其来的枪响打破了这片宁静,正在静静倾听的古琦回过神,转头询问左重。

“副座,刺客真是地下抵抗组织的人?”

“也许吧。”

左重双手插兜站在河边,目光深邃,无数关于英国殖民埃及的情报在他的脑中浮现。

1882年,英军对亚历山大开炮,导致500到1000人死亡。

1919年,埃及爆发隔命,英国人出兵镇压,近千名埃及人被射杀。

1924年,开罗骚乱,英军对人群开枪,死亡人数难以计数。

自从占领埃及,英国人在埃及打人、逃税、欺诈、甚至杀人,只需接受本国领事馆审理,埃及法官无权过问。

这次战争开战后,英国大量征用埃及土地、物资、劳工,却不给任何补偿。

驻有英军的开罗、苏伊士、阿拉曼等城市,社会治安混乱,各种抢劫,强迫案件频发。

上述一桩桩血案背后,隐藏着无数埃及人民的血泪,埃及人对英国殖民者的痛恨早已深入骨髓。

所以哈桑的目标自始至终只有一个,那就是Q先生,某人和罗斯福只是添头,起码看上去是这样。

同行的邬春阳这时提了个疑问:“埃及人或者突尼斯人真的有能力制造那种药品吗?”

对于这个问题,左重神秘一笑没有回答,他带领众人来到开罗港的岸边,静静等待着什么。

不多时,一艘货轮慢慢驶出港口,眼尖的归有光看到船头用红俄文字写着【公社号】。

这艘船名为【公社号】的货轮刚驶进航道,船只中部吃水线位置突然发生了剧烈爆炸,古琦等人面露震惊又很快恢复镇定。

二十分钟后,数千吨的货轮断成两截沉入海中,港口的救援船在此期间没有任何动作,任由对方沉没。

一些侥幸逃生的船员在海中挥舞双手呼救,附近船只准备前去营救却被阻止。

腆着肚子的英国港口官员给出了理由,【爆炸原因不明,为了安全,禁止一切船只靠近】,态度强硬,不容争辩。

就这样,在上千人的围观下,【公社号】以及船上的船员彻底消失在海面上。

望着这幕,左重露出冷笑,嘴里不咸不淡地吐出三个字:“政治,呵。”

【公社号】号触雷沉没的消息很快传到世界各地,英美红俄三国也在德黑兰发表了宣言。

各国报纸在报道这条新闻时,一致引用了同一张照片,Q先生,罗斯福,大胡子坐在椅子上把臂言欢,三人笑容满面,好不亲热,下方的“Solidarity(团结)”标题异常刺眼。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