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崇祯的刻薄寡恩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 崇祯的刻薄寡恩

第(2/3)页

把洪承畴调了回来防守京城。按照他当时的话说就是,李贼只有六七人逃了出去,不足为虑。”

  “如此半途而废,致使李自成后来死灰复燃,攻陷京城。”

  “打蛇不死,贻害无穷,放虎归山,斩草不除根等道理他不懂。”

  “当然他也并非是不懂,而是没有做到。但凡一个傻子,都能把大道理讲的头头是道,但能做到的却凤毛麟角。懂和做到,完全是两码事。”

  “当时京城战事太紧,而镇守宁远的吴三桂又分身乏术。如果不把洪承畴调回来,京城恐怕很难守得住,他也有他的理由。”

  “所以老师才说,大道理人人都懂,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因为不能做到的人,总能给自己找到合理的借口。”

  不错,不错!

  人群闻言纷纷点头,秦先生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这里斩杀袁崇焕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吴三桂无论是声望还是统御能力,都不如袁崇焕。他没有能力,挡住皇太极的三路大军。”

  “总之一句话,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环扣一环来的。”

  “前面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后面就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得回来,甚至永远弥补不了。”

  秦宇道:“崇祯的第四个错误,是面对皇太极的时候战和不定。时而战,时而不战,导致明朝处理边患,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当然对女真战和不定,他不负主要责任。”

  “他之所以战和不定,只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没钱没粮。”

  “朝廷发不起军饷军队没有粮草供给,拿什么打仗?”

  “要是有钱的话,他早就打了。要是朝廷军饷充足,给一个傻子当皇帝,他都知道对边患要战而不是和。和,也是屈辱之和。”

  “朝廷没钱没粮的原因大家都懂,那就是封建贵族占有了社会绝大部分财富。”

  “所以战和不定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封建贵族惑乱朝纲。”

  “虽然崇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