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三省六部制的弊端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 三省六部制的弊端

第(3/3)页

畅。”

  “和社会一样,社会分工越细,生产力就越发达。”

  “就拿古时候的户部举例,户部既要管田赋,又要管关税,公债,货币,户籍……一个部门管的事务太多,就会流于复杂,结果一个也管不好。”

  “原来只要细分就行了?”朱元璋恍然大悟。

  “是啊,这本来就不是什么难题。”秦宇道,“你以为有多复杂?”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六部制只有六个部就只有六个尚书,权力集中在他们六个人身上,未免权力过大,不是什么好事情。”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大臣的权力越集中,就越容易威胁到皇帝的集权。”

  “如果建立几十个部的话,几十个尚书,他们的权力就被分割了。”

  还能分割六部尚书的权力?太好了!朱元璋闻言惊喜起来。心中暗想幸亏刚才把罗贯中叫走了,分大臣的权已经属于帝王之术了,的确不能让他听到。

  “六部制,权力只集中在六个人手里。一旦他们当中有两个人联合起来,都够皇帝喝一壶的。”

  “比如说明朝中期的三扬内阁,朝廷大权都被他们几个掌握。”

  “把六部尚书的权力分化,掌权的尚书越多,他们就越难结党,就越难威胁到皇权。毕竟人心隔肚皮,结党两三个人容易,结党几十个人难度就大了。”

  “不错,不错!”朱元璋听的是连连点头。

  当皇帝的最忌讳的就是大臣结党,而把六部细分成几十个部,就相当于从根源上,极大的削弱了他们结党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要是换做以前,六部尚书每一个都掌握了很多大权。

  一旦有两三个人结党,都能威胁到朝廷的安稳了。

  以前皇帝一旦发现大臣结党,处理的方法就是罢官或者抄家灭族。但这种方法只是在‘堵’,就算堵的再结实,也杜绝不了大臣结党的发生。

  而秦宇的这个方法就是疏,从根源上削弱了结党的可能,和破坏力。

  堵不如疏。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