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只为将来,不被别人骂作没出息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 只为将来,不被别人骂作没出息

第(2/3)页

文化代表,那是因为古代皇帝,一直在和士大夫共天下。”

  “简单的说就是,古代士大夫不劳动就能过上好日子。所以才有那个闲情逸致,去舞文弄墨,发展文学。”

  “古代又有几个诗人,词人,是真正的农民出身?”

  “可笑的是,就连那些擅长描写田园风光的田园诗人,都出生贵族甚至是当官的。他们描写田园风光的时候,眼中都是美,都是诗情画意。”

  “而实际上,在累的要死要活的农民眼中,田园是不美的。田园里面,是他们的汗水,他们的血泪。”

  “唔,唔……”朱元璋道,“先生说的有理。”

  “那么我再问你。”秦宇道,“为什么在我们古代,没有与文学成就相匹配的科技发明,科学成就?几千年了,就只有一个四大发明拿得出手。”

  “为什么?”朱元璋问道。

  “因为古代的皇帝,一直没有和百姓共天下。”秦宇道。

  “百姓每天都吃不饱,穿不暖,整天在为怎么活下去而发愁,怎么可能有科学的发明发现?而科学发明发现,往往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也就是说,不和百姓共天下,就极大的遏制了广大民众的创造力。”

  “试想一下,如果瓦特每天都在为怎么活下去而发愁,他能改良出蒸汽机吗?如果牛顿家里揭不开锅,米缸里只有几粒米,他有心思去思考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他不会思考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是会去思考,明天该怎么开口向财主家借点米。”

  “在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的社会现实面前,百姓生活犹如蝼蚁,活的不像人,创造力被压制到了冰点,还被儒家思想驯化成忠诚的奴仆。”

  “这样子的百姓,能有发明创造才怪。”

  “而那些舞文弄墨的士大夫,是不会去亲自生产和实践的。”

  “华夏的科学科技发展停滞数千年不发展,不奇怪。”

  “嗯,嗯。”朱元璋再次点头。

  “所以,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