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稷下学宫效果图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0章 稷下学宫效果图

第(2/3)页

一奇迹。千百年后,必定有不少后世之人瞻仰、写诗留念。”

  “这效果图,咱非常满意。”朱元璋命人将图纸收起来,道,“这种惠及后世千秋万代的壮举,就算耗费再多,也是值得的。”

  “国库里面现在有存银十万万两,建造稷下学宫只需要一万万两,大明还是拿得出来的。”朱元璋穷了一辈子,从来没这么富裕过。

  所以他花起钱来也大手大脚,一点儿也不知道心疼。

  “想当初朝廷连赈灾的几百万两银子都拨不出来,而今却能拿出一万万两建稷下学宫……真是沧海变桑田,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金行尚书吕昶也感叹起来。

  “至于你说的耗费民力根本不存在,此举不但没有害民,反而对民有好处。”朱元璋继续道,“咱听说,最近大明的百姓,悖怠,懒惰之风盛行……”

  “应天府中有不少游手好闲之徒,整天牵狗架鸟,出没于烟花柳巷之间。”

  “禀皇上。”刘伯温上前启奏道,“以前百姓生活艰难,赋税严重,他们为了吃饱饭只能没日没夜的干活,所以全国上下没有多少闲散之人。”

  “而现在百姓们都富裕了,赋税也减少了,闲散人士肯定会多起来。”

  “天下百姓,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生活富足过。”

  “尤其是应天府,是大明对外商贸的中心,百姓只要稍微努力点,就能赚取大量银子。甚至有些人单靠房租,就能赚取以前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闲来无事之余,他们便开始享受起生活来。于是,在应天府便出现了鸟市、狗市。酒楼、乐坊、青楼等行业,空前发达。”

  “尤其是那青楼行业,整个应天府有十大青楼,秦淮河畔,花船铺满了河面。其中的女子,大多数是外国女,大家都想图个新鲜。”

  “他们每个月还会评出十大花魁,番邦女子占大半。那些番邦女子不但学会了我们的语言,甚至还会吟诗作赋。众所周知,烟花柳巷诞生才子出名的诗词,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