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

第(1/3)页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那些功臣?

  一是因为那些勋贵自持对大明有功劳,大明建立之后,他们便开始享受成果了,便开始枉法害民了。他们觉得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理所应当尽情享受。

  自己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人性使然,使得他们在功成之后,没有把大明律法放在眼里。

  其实朱元璋也给了他们荣华富贵,但朱元璋给的那些荣华富贵,又怎能满足得了他们的胃口?人心不足蛇吞象,那是人性。

  所以历史上能够在功成之后,还能保持初心的开国功臣,简直是凤毛麟角。

  就只有范蠡,张良等人做到了。

  所以历史上得到善终的功臣,太少了。

  朱元璋当时的想法是,你们的确有大功,也可以享受,但你们没必要害民啊。功臣得到封赏那是理所应当,但不能因此无法无天。

  那些淮西勋贵枉法了、害民了,这就是朱元璋杀他们最直接的理由。

  其二,就是朱元璋也害怕他们壮大起来之后,会祸害大明。

  最后尾大不掉,大明的后世之君控制不了他们。而历史也无数次出现了,那些功臣的后代,最后会成为祸害百姓的最大蛀虫的现象。

  事实后来也出现了朱元璋担心的情况,到了明成祖时期,皇帝就动不了那些封建贵族了。

  最后皇帝不得已和士大夫共天下。

  崇祯皇帝或许在临死之前,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的临终遗言才说,天下文臣皆可杀!

  天下文臣,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

  他的祖宗朱元璋想和百姓共天下,而他却说:“朕要和士大夫共天下。”

  其结果呢,有目共睹。

  崇祯能在临死前明白这个道理,明白了和百姓共天下才是王朝的长久之计,证明他也不笨。当然如果再给他一次重生的机会,就算他再明白,也没有能力对抗封建贵族。

  因为那时候的封建贵族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能力不足的皇帝还真撼动不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