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我们是向往和平的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我们是向往和平的

第(2/3)页

样的实权体出现,他们1方面加强1部分权臣的家族,从而瓦解苏丹家族的直系传承,另1方面通过劳工贸易等形式,雇佣大批南印度移民和华人移民前往定居。

英国殖民者有意引进非穆斯林移民,并给其中1部分买办,印度裔以印度教徒为主,华人以基督徒为主,授以“甲必丹”(captain)的头衔,从而进1步分化族群与阶层。

从东南时代开始,受各种因素影响,国内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的进步,但人口增长等方面都有了显著变化,再加上南洋地区橡胶业、采矿业等产业的进步,当地劳工严重短缺,华人下南洋的进度进1步加速。

尽管中枢政府从未提倡下南洋,但却对贩卖“猪仔”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而且受中英同盟影响,英属殖民地对华人入境的管控较松,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华人抵达英属殖民地。

仅根据闽粤两省的统计,在过去的十年里,就至少有400万华人下南洋,他们中绝大部分人都成功抵达了南洋各地区。

在这其中,新加坡的华人数量尤为多,因为从1900年之后,新加坡逐渐开始改造城市,随后又新建了新加坡要塞,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缺口,也就使得英国人大量引进华人,从事城市的建设。

再加上英国在马来半岛推行的1系列殖民统治政策,矛盾的激化是必然的,只要有1颗火星,随时都有可能被点燃。

面对马来半岛上的起义,英国人又急忙调军平叛,所幸婆罗洲的问题还不算严重,使得英国能够较从容的解决这两起问题。

但这其中依然有1个问题,那就是因混乱而产生的当地的华人难民,马来半岛上现在至少有8十万华人,这1次暴乱中,近万人因此流离失所。

这次,缺德的英国佬就盯上了荷兰人,想把这些华人难民送到苏门答腊岛上。

苏门答腊作为最早的华人聚居区,主要的华人聚居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当地有着较成熟的“移民引进机制”,也就是当年卖“猪仔”卖成产业链了。

由于与英国的海峡殖民地仅有1海之隔,因此,苏门答腊与新加坡之间的交通比苏门答腊与爪哇之间的交通更为便利,虽然苏门答腊控制在荷兰殖民者手中,但是实际上英国对这里的影响也相当强烈,新加坡的华人有不少都是先到苏门答腊然后再被运到新加坡的。

因此,英国立即找上了荷兰总督府,想用1份保障换取荷兰殖民地接收这些华人。

而英国人对荷兰的保障其实只有1条,即保证在荷兰与中国发生冲突时,无论什么原因,英国都会主动出面替荷兰解决。

虽然英国没说解决办法是什么,但现阶段荷兰人很显然也只能相信英国了。

不过,横在英荷之间的问题其实还有1个,那就是中国,这些难民是华人,不是什么土著人,英国和荷兰都不可能忽视中国的意见。

目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