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_老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第(2/3)页

上了。

他的组织能力也日渐提高,尤其是他的社交能力走向成熟,文学社长的职务为他的社交活动大开方便之门。

高中毕业他没有考上大学,他凭着大有长进的社交能力和写作能力上什么北京的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又是什么《北京青年报》的专拦编辑。

他是来自于农村,后来回乡探亲还到学校里来了,他当然看看我,后来又通了两年信,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地出版了自己的诗作《风翻过我的手》一书,他邮回来几十本让我们代售,可是没有卖出去,我来京之前,寄放到学校的图书馆里。

此后,他就杳无音信了。不知道他现在究竟在干什么,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再和大家联系了,也许是要等到出人头地时再衣锦还乡吧。

文学社社长有了,我就不犯愁了,下面的各个组织机构的人员就好安排了。

我又把在《新年献辞》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和业务水平高的学生都在脑袋里过过篩子,看看他们之中谁能担任哪种职务。

诗文方面除了蒋士全之外,还有李长阜、王贵荣、赵海、鲁春燕、林野、王艳峰等,绘画方面除了傅景春之外还有王永杰、陈兆全、吴刚等,书法方面有高天罡、王海峰、段连发等。经过一番慎重考虑,我把其中一些人任命为副社长、组长职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我们就成立了文学社,名字是贾校长亲自提名的“春晓文学社”,傅景春还刻了社徽,图案很美,象征性也很强,说明傅景春的确是个人才,我不知道他现在在何处,干什么工作,他的画一定是大有发展了吧?

他给我的印象很好,我还真很惦记他的。

“春晓文学社”成立以后,活动开展的很好。几个月之后,县里文化馆要简况,我就写了下面的话:

“一九九○年十二月十日,我们成立了二十余人的写作组,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