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_老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第(3/3)页

我们这个第二课堂里,人才是济济一堂,他们在这里可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正因为如此,学生们的兴趣逐步增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也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兴趣。

由于他们兴趣的强烈,就更加努力钻研自己的技能,我们很注重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我们上辅导课,传授文艺理论,特邀县文联旗手来校讲授《漫谈诗歌创作》等,也邀请本乡本土的文艺名人来我校讲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还请校内的文艺人才讲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效果显著。

我们除了进行辅导之外,还勉励学生刻苦磨练自己的本领,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创作。所以,凡是入社的成员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他们不断地实践,灵感博发,随之就有新创作也达到了新水平。

社员的创作由小说、散文、诗歌、新闻报道扩展到戏剧小品、诗评、歌曲等体裁,出类拔萃的人物和作品不断涌现,他们的作品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各级刊物的文艺骨干力量。

就拿我们文学社刊物来说,也是硕果累累,成立三个月的时候,就集体大型活动三次,首刊《孟夏之歌》共有诗文四十五篇,插图九十幅。第二刊《蒲月情》共有诗文五十一篇,插图六十幅。第三刊《颂党专刊》共有诗文二十四篇,插图四十幅,书法八幅,独立画十幅。

每刊的编辑、总体设计、美术策划等均是学生。其他的就不细说了。

文学社的成果,来自于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导,来自于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和帮助,也来自全体成员的努力奋斗。

当然了,其中也包括我的汗水和付出,我为它,真是绞尽脑汁,熬尽心血。

正因为如此,它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我们县里的区域里名声大震,得到上级领导和文联旗手的高度评价:“办得红火,办得很有质量。”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