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六章
第(2/3)页
知道谁反映到领导的耳朵里,他们如获至宝,在会上批评,但是,我却不放在心上,我行我素。
我还因材施教,但是个别现象比较特殊,有个尖子生,一般的语文知识他都会了,他就不听课,自己在看书,结果领导看见了,在会上就批评了,说课讲得不好,学生不愿意听课,我听了也不在乎。
这个学生知道了,很不安地说:“肖老师,你怎么不告诉我一声,我就不看了。”
我说:“为了你不浪费时间,取得好成绩,我宁肯背这个黑锅,你看你的,不要管。”
这个学生感动了说:“肖老师,别看我不表达,哪个老师好我知道。”
我对这个学生特殊地辅导,结果,他高考的语文分数是128分,他以583分的成绩考入了湖北大学,他的语文成绩是八校的第二名。
这就是我的离经叛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在平时,从不东游西荡,无所适从,从来都是刻苦钻研,勤奋执着。
我们语文组有个小唐,她是教写作的,她说:“肖老师,我最佩服你,不管别人怎么说,你总是一个劲儿。”
学校要编一本记载教师业绩功德的书,小唐说:“写谁得对他有感情,否则的话,也写不好,我就写肖老师,我最佩服她了。”
小唐写了,写得还很好。
几十年来,我就是这样地工作着学习着,不管我遇到什么样的待遇,我都没有气馁,我坚持不渝地努力,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愧疚的地方,我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我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写成了文章,分别在国、省、地、县级的刊物上发表或者获取了奖励证书。
我也写了小说、诗词等体裁的文章,有的就在刊物上发表了,有的获奖了。
二○○二年的下学期,我回到了南校,我不再和蒯校长他们靠下去,我要学习新教材,这时候正是课改的好时候,我得接受新的知识没有必要再和他们斗下去。
在南校,我没有了对手,我精神上完全放松了,我也没有了太多的奢望,我就要退休了,还有两年的时光,我也不能松懈,我还是很努力,不过,不再是直接地对着高考的目标而是学习新教材搞课程改革。
“我的语文老师五十多岁了,可以说是我们学校的古董了。而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带着一副大大的眼镜,几乎占了面部的三分之一,这副大大的眼镜意味着她有着渊博的知识。
她穿的衣服也很特别:要么穿旗袍,很古典;要么穿时装,挺酷。虽然她那副大大的眼镜也给人以死板严厉的感觉,但事实上截然相反,古董并不陈旧,而在教学上充满了时尚气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站在了现代化教学的前列,可谓是‘时尚的古董。’
“如今,幽默是很时髦的。因为幽默的语言使人乐于接受,给人的印象也极深,况且所学的东西也不必花大的力气。
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封建社会里,学习语文就是死记硬背,像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里所受的私熟教育那样枯燥无味,而且学起来又难又累。
我的语文老师的课堂并不这样,她既讲出了知识又幽默风趣,使我们对知识的学习既轻松又愉快,而且对知识的记忆在几年之内以至于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更使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即使是过去对语文课毫无兴趣的同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记得前几天,有个同学自读课文时扒在桌子上睡着了,语文老师发现了,并没有将其立刻叫醒或是批评,而是幽默地对我们说:“有个同学对语文的感情极深,都和文字接吻了,连眼皮都贴上了!”
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