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27章激励制度
第(1/3)页
此次会议的召开,虽主要由发改委主导,但其议题的特殊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经济作物的种植,引起了省农业厅的高度重视,他们积极派遣了专业人员前来协助林皓月。为了确保会议的全面性和专业性,省农业学院和省农业研究所均特意派出了资深的专家教授参与讨论。毕竟,这次会议的决策将直接影响省里未来大量的研究经费分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会议伊始,主持人便热情洋溢地说道:“在座的各位都是国内农业领域的顶尖专家!”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与会者的尊重和期待,“现在江南省急需一种能够适应当地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作物!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挑战。”
紧接着,省农业研究所的刘副所长站了起来,他发言道:“王厅长,我想强调的是,这项工作并非短期内就能见效。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因地制宜,考虑到各地的气候、士壤等自然条件。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优良的品种不是一代就能培育出来的!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可能是两三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目前,无论是农业大学还是我们研究所,都面临着巨大的科研压力,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果。”
林皓月对此也心知肚明。他明白,无论是学校还是研究所,都需要有显著的成果来支撑其发展和运营。这意味着,如果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培育经济作物,可能几年内都无法取得明显的进展。这对他们个人的职称评定、科研经费的申请以及各种待遇的提升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随后,农校的祝凡教授也接着说道:“我赞同刘所长的观点。我们学校的研究任务也是非常繁重的,涉及多个领域。而经济作物的培育,虽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但也不是全省都能推广。每个地方的士质环境都不同,我们需要培育出一种适合我们省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作物,这确实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