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临海_逍遥小军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80.临海

第(2/3)页

装没有看见就好了。

  十分顺利,祝修远和董诚进了承天门,在小太监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了午门前的一块空地上。

  此处已然聚集了许多人。

  “祝兄!”

  祝修远和董诚刚刚走来,就听得一人大叫了一声,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

  祝修远忙看去,却原来是震泽王世子刘文彩。

  刘文彩穿了朝服,但在恍如白昼的灯光下,依然可以看得出,他身材精瘦,瘦猴一般,脖子稍稍前倾,面带笑容,正在那挥手。

  他脖颈处的折扇,却是已经消失了,没有再插在那里。

  刘文彩的旁边,还有其父震泽王。

  另外还有鄱阳王,以及鄱阳王世子刘训。

  此外,还有几个人稍显陌生,貌似,在鄱阳王的五十寿宴上见过。

  祝修远仔细回忆,大概有什么溧阳王、宣城王,还有临海王之类的。

  他们那一群王侯,都是驻防外地的勋官。

  另一边,还有钟山王及一大群武官。

  国相李忠及六部文官等。

  最后是金陵王、会稽王,江阴王等等皇亲国戚。

  他们各自汇聚成一个个小团体,一起等候在午门之外。

  祝修远和董诚,自然是往刘文彩他们那边走。

  走近后,两人连连拱手见礼,与这一群王侯勋官都寒暄了一番。

  震泽王与鄱阳王,自然非常热情,祝修远与两位王爷的关系比较好。

  至于另外的什么溧阳王、宣城王等,则相对冷淡得多。

  祝修远见礼,他们也只是稍稍点了点头,“嗯”了一下,显得非常冷漠。

  祝修远也不以为意,他与这些人又不熟,无所谓了。

  只是让祝修远意外的是,那个临海王,竟是对他颇为热情,甚至还拉着他的手好好的寒暄了一番……

  本着人敬我一尺,我还以一丈的原则,祝修远就与这位临海王多聊了一会儿。

  言谈间,临海王对他创制出来的东西,比如炒茶、紫砂壶、新式兵器等,格外感兴趣,并再次邀请他抽空,去扬州做客,并说要亲自陪他畅游西湖……

  祝修远突然想起来了,以前在江州,鄱阳王的五十寿宴上,也是这位临海王,对他十分热情,也曾邀请过他赴扬州游西湖……

  一想起这点,祝修远顿时心里感动,又与之多聊了一会儿。

  祝修远在这京城中,关系好的通好之家,真的太少了,满朝文武,都视他为“灾星”……实际上,祝修远还是希望能多几个通好之家。

  貌似这临海王就很不错,可以发展一下。

  与众位王侯寒暄完,祝修远便与刘文彩及刘训两人混到一块儿去了,他们都是年轻人,有共同话题。

  而董诚,则与震泽王他们聊到一块儿去了……

  祝修远与刘文彩,及刘训三个人聊天,其实主要是他与刘文彩在聊。

  所聊之事,无外乎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并大多都是由刘文彩挑起。

  聊这些东西,祝修远也觉得很放松。

  那刘训,则杵在旁边,只当一个听众,他不时变幻站姿,一会儿双手自然垂下,一会儿又抱胸。

  祝修远还注意到,刘训每次变幻站姿,都要看一眼自己的手……

  祝修远猜测,刘训手中没有那柄大刀,他应该是不习惯。

  随着时间往后推移,这午门外的空地上,已然聚集了数百个文武官吏,并且还在不停的增加中。

  参与元旦朝会的文武百官,需先入得承天门,再在午门外的空地上等候,待时辰一到,午门打开,众官便可以前往朝会的举办地——

  奉天殿。

  又过了大概一刻钟左右,午门外的空地上,已然聚集了数千人。

  全都是参加朝会的臣工。

  祝修远看去,全是人头,他不由暗暗咋舌,这么多人,那大殿肯定站不下,那这朝会要开到什么时候去呀!

  又过了一会儿,午门终于打开。

  于是众官便按照预先排列好的顺序,依次通过午门。

  在小太监的引领下,直奔奉天殿而去。

  国相李忠与钟山王,作为文武之首,两人自然并列第一踏进午门。

  其后则按照品秩高低排序,分列文武两队,依次进得午门。

  祝修远虽有伯爵在身,但与各位王侯相比,还是低了一些,按正常的排列顺序,祝修远恐怕要排到几百名开外。

  但实际上,祝修远排到了比较靠前的位置。

  他前面是刘文彩,后面则是刘训。

  刘文彩与刘训,虽是王爷世子,但身上并无品秩。

  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