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 北上_逍遥小军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99 北上

第(1/3)页

【求月票】

  不敢有丝毫迟疑。

  寇婉婉又吩咐了一些事后,世袭土官们就退出清泉殿,下山,返回各自的州县,想尽一切办法完成寇婉婉交代给他们的任务……

  陈国京城。

  也是今天上午,一道奏折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入了宫中。

  因此份奏折的封面上写着“黔中道观察处置使”的字样,所以第一时间就送到了陈皇的手上。

  这时,陈皇和尤贵妃正在钦安殿的书房中处理政务。

  陈皇已经勤政了许多。

  要是往常,恐怕这个时候,陈皇还在龙塌上呼呼大睡呢。

  少时,陈皇看罢祝修远的奏折。

  “太好了!”陈皇放下奏折,长身而起,激动的在书房中走来走去。

  “陛下?”

  “爱妃你看这份奏折,是祝爱卿亲笔手书,整个黔中道……竟又重归我大陈了!”陈皇激动。

  尤贵妃吃了一惊,忙取过奏折一看。

  “祝爱卿深入黔中后,先灭了大蕃国师,及其千余大蕃将士,然后寻到轻泉宫少宫主,并助其夺得宫主之位,还想办法让黔中各州的世袭土官重新接受轻泉宫宫主的制约……”

  尤贵妃慢慢合上奏折,同时将祝修远在黔中所为之事念了一遍。

  面色激动且震惊。

  她感觉不可思议。

  “黔中之地,朕本来都打算放弃了,毕竟,那里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又山高皇帝远,鞭长莫及……”

  “却没想到,祝爱卿深入黔中才十数日,便一举扭转了整个黔中的乾坤!祝爱卿快刀斩乱麻,将这事办得十分漂亮!”

  陈皇说着就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前段时间平定东南五州之乱,现在又收回黔中,这连番的大喜事,让陈皇感觉十分爽快,有种掌控一切、盛世即将到来的感觉。

  “臣妾恭喜陛下……”

  尤贵妃适时一个马屁拍上去,她嘴甜,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而且每次都能戳中陈皇的痒筋。

  于是陈皇便更加高兴了。

  随后大手一挥:“来人啊,宣文武百官,谨身殿议事!”

  陈皇现在心情喜悦,急于将收复黔中的好消息告诉给群臣知晓。

  而在这时的京城中,还是一片波平浪静。

  祝修远的奏折,是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京城的,加之黔中多山,消息传播不便,这段时间也内乱得厉害,于是便没有消息传出。

  自然,整个京城中,知道祝修远已经收复黔中之事的人,就只有陈皇和尤贵妃两人而已。

  国相府。

  国相大人李忠,正在书房中与众文官会面。

  这些文官大多来自朝廷六部,是李忠的得力干将。

  “诸位,那平南侯……深入黔中之后,就没有任何消息传出了,你们说,平南侯……是不是死在黔中道的大山里了呢?”

  一个文官眯着眼睛,捋着颌下山羊须,一幅老奸巨猾与奸诈的模样。

  “我看很有可能!”另一人接口,“据说,那黔中的大山之中,山路陡峭,还有瘴气、野兽、毒虫等。那里的民风也十分彪悍……”

  “就算平南侯侥幸命大,得以存活,但黔中局势如此复杂,他又如何能有所作为呢?”

  “不错!黔中局势的确非常复杂,那是一个大泥潭。先不说外部的大蕃、大理国、邕州土司王等势力。”

  “单单说黔中内部。自邵州王起兵造反之后,黔中各州县的世袭土官,就各自为政,谁也奈何不了谁!这就足以令人头疼了。”

  “数百年前,据说有个什么轻泉宫,有法子制约各州县的土官,虽然那轻泉宫是个诡异的所在,但至少也能保证黔中不乱。”

  “但现在不成了,轻泉宫无法制约各州的土官。”

  “那些土官各自为政,加之山又高,路又陡,老夫倒要看看,那平南侯如何收拾黔中之乱!”

  “……”

  “诸位,我们先议一议,看看这弹劾平南侯的奏折,应当怎么写……”

  在坐的文官们闹哄哄。

  但高坐上首的国相大人李忠,却始终都没有发言。

  等文官们的议论声稍停,李忠这才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言。

  文官们听了这咳嗽声,便立即闭嘴,纷纷看着李忠。

  “相爷,相爷,府外来了宫里的公公,说是陛下召集百官入宫议事……”

  这时,一个下人急匆匆入内,打断了李忠的话头。

  “陛下又召集百官……”文官们顿时议论开了。

  最近一段时间,陈皇过于勤政,三天两头就召集群臣入宫,并且,不分时间地点,也不管你大臣在做什么。

  就算躺入了被窝,也一定要起来!

  “诸位大人,陛下召见,非同小可。”李忠发话,“诸位请依次从后门离开,先返回各自府中,换了朝服,再入宫议事。”

  众文官纷纷起身,朝李忠拱手一拜,便纷纷迈步。

  他们脚步匆匆,从国相府的后门离开。

  乘坐马车,返回自己的府邸,更换了朝服,舒了口气。

  这才出府门,往皇宫的方向赶去。

  ……

  皇宫,谨身殿。

  文武百官已经齐聚,站在大殿中,按照文武分列两队,皆垂手而立,显得恭敬肃穆。

  御阶之上,陈皇与尤贵妃也已经就位。

  陈皇和尤贵妃都笑容满面,乐得合不拢嘴,这让满殿文武大臣摸不着头脑。

  “诸位爱卿,今天召集诸位入宫,实有一件天大的喜事,朕已经急不可耐,要分享给众爱卿知晓!”

  君臣见礼后,陈皇笑眯眯,挥动明黄色的龙袍长袖喊了“平身”,然后就急不可耐的直入主题。

  龙椅之旁,安置了一张凤椅,尤贵妃端坐其上。

  尤贵妃珠翠满头,明艳动人,与陈皇相视一笑。

  “陛下,不知是何等喜事,竟令陛下龙颜大悦?”一个臣子出列拜道。

  其余众臣心中也十分好奇,心里做着各种猜测。

  “有关黔中道之事!”

  “黔中道……”

  群臣哗然,咀嚼着“黔中道”三个字。

  这三个字,对李忠及其心腹来说,太熟悉不过了,方才他们在国相府中聚会,所议之事,正与此有关。

  但他们哗然一阵后,很快就闭嘴,并隐晦的对了下眼神。

  “事关黔中之事,而陛下又龙颜大悦……这?”他们心中隐隐生出不好的预感。

  就连李忠那稀疏与泛白的眉毛都是一动。

  “祝爱卿以黔中道观察处置使的身份,深入黔中十余日,已经快刀斩乱麻,肃清了黔中各方势力!黔中各州县的世袭土官,也全部归顺了我大陈!”

  “诸位爱卿,我大陈收复了整个黔中!”

  陈皇兴奋,不待臣子开口询问,他就急不可耐的自己说了出来。

  “什么!整个黔中道都收复了……”

  话音一落,整个大殿中就像是炸开了锅。

  文武百官沸腾,彼此交头接耳,大殿中顿时便闹哄哄起来,犹如菜市场。

  不过,满殿大臣中,也有部分臣子保持了“冷静”。

  这部分人,正就是李忠及其心腹。

  他们懵了,一脸痴呆,完全不能相信。

  不应该啊,黔中局势如此复杂,那平南侯就算本事通天,也不可能快刀斩乱麻般肃清整个黔中,而且,还是在十余日内……

  这根本不可能!

  “朕也是不久前,才收到祝爱卿从矩州送来的奏本。十余日前,祝爱卿深入黔中,第一步就灭杀了大蕃国师……”

  陈皇很是兴奋,竟当庭细述祝修远在黔中的所作所为。

  他脸色不自然的潮红,声音很大,每说到关键之处,声音更显激昂。

  仿佛收复整个黔中的过程,是他亲自参与其中的般。

  陈皇说得太嗨,自然没有注意到,大殿中的大臣们,一半大臣面色茫然,一半大臣脸色铁青……

  他更没有注意到,武官序列中,暂居第一的韩清山,面色更是奇怪,那是一种欣喜但又死死压制住欣喜的模样。

  “祝爱卿身为黔中道观察处置使,代天巡视地方,他既然扶持了那轻泉宫,并为现任宫主请功,朕自然无有不允。”

  “嗯……现任轻泉宫宫主寇婉婉,官居一品,其仪礼规制,皆视同国主。另赏赐……”

  陈皇这话一出,大殿中再度哄闹起来。

  按国主的规制?

  “陛下,万万不可!”李忠的心腹们立即跳了出来。

  他们声音很大,很激动,就好像在维护一条真理似的,然后七嘴八舌,拽文、掉书袋,说了一大堆。

  总结一句话,就是请陈皇收回成命。

  陈皇的脸色立即便沉了下来,笑容消失,不愉之色肉眼可见。

  陈皇根本就没想到,这种大喜事,竟有人跑来添堵,这就像一盆冰凉的冷水,直接给他兜头罩下。

  凤椅之上的尤贵妃见此,满脸的笑容也顿时收敛。

  然后开口说道:“祝爱卿身居黔中道观察处置使之职,出使黔中,犹如陛下亲临,他的一言一行,皆与陛下亲至无异!”

  “再者,陛下方才金口玉开,一言九鼎,说出去的话岂有收回之理?”

  “你等还不退下,陛下今天好不容易高兴一回,你等身为臣子,不思为陛下分忧,却专扫陛下的兴……”

  尤贵妃虽然权势滔天,掌握了一小半的朝政,但尤贵妃的势力范围,很难延伸出后宫外。并且,这些大臣,都是李忠的心腹。

  所以大臣们尽管被训得无话可说,但也没有依言退下。

  “此事朕心意已决,你等不用多言。”

  陈皇接着开口,说道:“黔中之地的治理,数百年以来,都是按照这种方式,此乃祖宗成法,不可妄改!”

  大殿中间的臣子们互相对望一眼,皆摇了摇头,然后默默退回原位。

  因为陈皇所言十分在理。

  维持祖宗成法,也是他们这些文官义不容辞的“责任”。

  陈皇满意的点了点头,嘴角的笑容复现,然后又安排殿中的大臣们,着手准备黔中道的收复事宜……

  不一时朝会散了。

  很快,有关黔中的消息,已在京城中不胫而走,到处流传。

  整个京城又一次沸腾了!

  平南侯入黔才十余日而已,便就收复了整个黔中道……啧啧,那些说书先生们立即忙碌起来,将这一条传奇故事,融入《神雷风云录》。

  随着全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