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何处立基?】
第(2/3)页
言论自由。
赵猎眼下是唯一的宗室,身份、爵位、军职都不低,已经有资格位列朝堂,参与朝争堂议了——尽管这朝堂实在太“麻雀”了点。
马南淳与江风烈敬陪末座,一直沉默不语。这两位,一个刚刚广聚天下豪杰,立马遭到元军痛击,差点全军覆灭,深刻见识到元军的强横,更明白眼下应当避敌锋芒,蓄积力量的正确性。另一个则在赵猎影响下,接触了新武器与新战法,内心倾向于组建新军,以战法操练新武器。待时机成熟,以强大武力一点点歼灭敌有生力量,把大宋势力一步步向北推进。此消彼长,敌退我进,何愁坚城大埠不入我手?
两人各有想法,但面对一众名臣将帅,他们人微言轻,妄言徒惹人笑,只能沉默而已。
赵猎倒是有话语权,但他没兴趣凑热闹,他也想不出有什么好地方,既然没有建设性意见,不如不说,以免添乱——已经够乱了不是?
然而赵猎不想说话,偏有人要他说话。
众臣争议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的结果就是矛盾上交:“请皇太后圣裁”。
杨太后从来就不是乾纲独断的有魄力的后宫之主,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她本能倾向于亲缘。这也怪不得她,因为这帮文臣武将太让她失望了。在三种意见中,杨太后是想听从文天祥与兄长杨亮节的主张,但因为军事方面是张世杰、苏刘义负责,直接否决也不好,所以决定加上一道筹码。
“孟备宗室也,曾随秀王驻守福州,而后又北上瑞安抗击暴元,想必心有所得。皇太后想听听你的意见。”杨启智在传达太后口谕,请众臣稍候之后,悄悄拉着赵猎衣袖,对他说出这番话。
赵猎一愣,旋即明白过来。杨太后认为他早年守卫过福州,此番又是与文天祥同行,必然倾向于文天祥的意见。所以希望他大胆表达,代表宗室宣布支持,这样杨太后再下诏阻力就小多了。
然而,赵猎会支持文天祥吗?当然不会!在他看来,北上福州是最脑残的找死行为。眼下行朝船不过二十、兵不过二千,还包括了匠人、船工、宫女、内侍及部分军中眷属等非战斗人员,能拉得出去战斗的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