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 真相大白,安靖帝丑闻
第(3/3)页
过去了,春天来了,北边水草旺盛,胡虏都要赶回家放养。
这是最后一封信,看完就没了。
吴有缺陷入沉思。
关承皿给自己看这些信……他想传达一个怎样的信号?
关承皿说道:“你手里拿的,是我父亲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我父亲征战沙场几十年,从未败过。即使输,也不至于输的这么惨。”
吴有缺点头,但从那些信的内容来看,就知道关岳有多牛逼了,要不然也不会是上一代公认的军神。
后续发生的事情,吴有缺也有所耳闻,“我听我岳父说,是老将军义子关复打开了城门,引胡虏入关,最终才导致关将军惨败。”
合肥之战,那一场大战,不仅关岳这个主将战死在合肥,关家军十几万精锐也尽数战死。
提到关复两个字,关承皿顿时满脸杀气,“没错,关复暗通胡虏,引贼寇进城害死了我的父亲。”
“但那之后,上面非但没有责罚关复,反而把从合肥逃回来的关家军溃兵十几万人,全部交由关复统帅。”
“此外,在合肥之战后,大概一个月左右,他们任命关复为定远将军。”
“再后来他们再次提拔关复为龙虎将军,”
“直到今天,这个天杀的畜生竟已是手握重兵的水师提督。”
多可笑!
听到这里,吴有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关承皿要给他看关岳的信。
把两件事放在一块就很容易产生联想。
“你是说,关复背后有人指使?”吴有缺似乎已经捕捉到了真相。
关承皿没有直接回答吴有缺提出的问题,而是若有所指的说道:“二十年前,他只是三皇子,太子另有其人,因为诸多因素,先帝对太子有些不满,想要罢黜太子。”
“于是先帝询问我父亲的意见,我父亲说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劝先帝三思。”
说到这的时候,关承皿突然顿住,之后发生的事情无需多言,让吴有缺自己去思考。
吴有缺恍然大悟啊!
“我明白了。”
吴有缺终于明白为什么安靖帝宁肯冒险,也要让关家军在庐江和乔翀死磕。
简单地说就是……我对不起你们,所以你们去死吧!
我欠你的钱,还不上了,你全家死光光,我就不用还了。
乔翀和关家军不死,早晚关岳这个雷是要爆的,一旦爆了,安靖帝屁股下的那把椅子,肯定坐不稳。
不但会丢了皇帝这把交椅,命也要搭进去,死了还会遗臭万年。
怎么办?
当然要想办法弄死乔翀,再进一步削弱关家军。
早知道安靖帝如此阴险歹毒,吴有缺绝对不会杀关山。
当时乔翀告诉吴有缺是关复打开城门害死关岳,吴有缺没多想,以为吴国能打的不多,关复对吴国还有用。
而且这件事是乔翀他们几个高层流传,底下的人都不知道,先帝未必知晓此事。
万万没想到,关岳之死,居然会是安靖帝一手促成的。
时到今日,吴有缺也终于明白安靖帝为什么要揪着将进酒不妨,非得处死自己。
明白是明白了,可要如何破解庐江之危……避免乔翀和关家军死磕,吴有缺一时间还真拿不出主意。
“即使乔翀知道是安靖帝亲手策划谋害关岳之事,他也不会背叛吴国,更不会离开庐江。”吴有缺知道关承皿的想法,他将内幕告知自己,是为了借自己转告乔翀,好让乔翀对吴国死心。
“退一万步说,就算乔翀真的要背刺吴国转投后唐,肯定也会把庐江这块地,一块带着投奔后唐。”
乔翀与关家军的这一战,到底还是在所难免。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