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量子芯片与天才(4K)_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量子芯片与天才(4K)

第(2/3)页

函数f(x),我们要带入100个x值,获得100个结果,请问需要计算多少次?

  在正常的计算逻辑中,答案很简单,算100次,带一次x值算一次。

  但是在量子计算中,只需要算1次就可以了。

  由于量子计算过程中,计算单元是由量子态构成的量子比特,所以所有的x值都是量子化的,100个x值可以叠加成一个混合态,带入到量子芯片中计算一次后,就能获得100个结果的混合态,再经过相应的测量,就能找到对应x值的结果。

  从科学发展来看,硅基芯片即将即将封顶,而量子芯片才刚刚起航,并且量子芯片可对大量初值进行量子态叠加,加强了计算效率。”

  张天浩回答完后,便看向了顾青,神情中甚至有些学生答完题想得到表扬的意思。

  顾老板微微颔首,说道:“这份回答很常见,但并不深刻。

  当目前传统的硅基电子芯片集成制造精度小到原子尺寸,所依托的自然准则就从宏观世界去到了微观世界,必然就会逼近经典宏观物理的临界点,也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微观物理世界。

  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传统芯片行业的发展的确是严格遵守着“摩尔定律”。

  但从13年之后,晶体管数量密度翻倍的所需要的时间已经变得越来越长,随着晶体管电路逐渐接近性能极限,这一定律终将走到尽头。

  集成度不断提高,速度就不断加快。现在的高性能计算机、智能手机中的芯片,不断地引入更先进的芯片工艺,制程精度从几十纳米逐步降到到7纳米。

  夏为去年的Mate20所搭载的麒麟980,便使用了台积电7纳米工艺制造,最高主频可达2.6GHz。

  但我可以断定下一代夏为研发的海思麒麟990处理器仍然还会使用台积电的7nm工艺制造。

  运气好的,20年才能用到5nm工艺制造芯片。

  越是逼近原子尺寸,传统芯片能够容纳的集成电路最终将趋向经典物理上的临界点,计算能力提升举步维艰。

  所以我并不看好四五年之后的硅基芯片,并且现在就需要入局量子芯片的研发。

  也只有可集成大量的量子逻辑单元量子芯片,能够执行量子信息处理过程,突破传统计算机的算力极限。

  所以接下来,签署保密协议去吧。”

  顾青的话说完,在场除了软件工程部门的人还有些愣神,其他老司机们都眼中冒光。

  保密协议、保密条例,他们签的可不少,但每次签了这些东西之后,必定会接触到更前沿甚至于更科幻的知识。

  国产晶圆片制造技术如此,钛坦星仿生机械假肢系列技术如此。

  而张天浩与罗云佳两人虽然表面与其他人一样“普通激动”,但心里却比其他人更雀跃。

  那个地下实验室的大家伙,可是很久都没动过了。

  之前研发停滞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家伙搭载的芯片无法长时间处理所有神经信号信息传输与破解转化。

  当时顾青就推断,只能等量子芯片成熟才能再次启动这个大家伙。

  而此刻,顾青开启量子芯片计划,那是不是说明,地下室的大家伙很快就可以继续开始研发了?

  至于说量子芯片研发受阻甚至项目被砍这种担忧,那在九州科技公司是根本不存在的。

  顾老板作为常胜将军,每一次主导的研发项目成功率都是百分之百,并且时间很短,每次都能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

  等所有人都签署了保密协议,又与这群眼中冒光的“饿狼”们聊了会儿后,顾老板回到了九州科技园区的中心办公楼。

  虽然研发科技是最重要的,平常事务有玄武进行处理,但他还是要出席一些公司重要会议的。

  毕竟不是同一个世界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查漏补缺或者验证区别,听一听其他人的报告。

  比如董副总归纳的18年度高科技行业大事盘点。

  虽然是财会人,但董琦的报告并不是一张张图表,而是添加了不少文字说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