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文莱亡
第(2/3)页
是直接在北京城养老起来。
说实在的,以他不到五十岁的年纪,养老这一词都不适合,在官场上这正是壮年。
但没办法,勒令致仕,让他不得不离开权力中心。
当年封的子爵宅府,让他在北京却也逍遥。
“恩相!”在他对面,则坐着门生,礼部郎中齐德。
在无法主持会试,且被国子监祭酒垄断的情况下,冯显宗的党羽门生多是一些乡党和看上眼的学生。
相较于座师的名头,这样的关系较为松散,也是冯显宗不甘于退下的原因。
短短一年时间,昔日的大将们九成都改换门庭,要不就是联系越来越少了。
“坐!”
齐德叹了口气:“院子已经收拾好了,明天早上就启程,今日过来是向你告别的。”
“地方为官也是不错的。”
冯显宗安抚道:“一任知府,不知多少人艳羡,这也是我最后能为你做的了。”
言罢,二人一时间有些伤感。
齐德的伤感在于,至此在京中他没了关系,想要升迁也就愈发的难了。
即使政绩到,没有关系,谁知道你?
尤其是在这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书信联络只能算是解痒罢了。
“我的门号你记住吗?”
冯显宗笑道:“如今驿站开放,你我倒是能直接通信了,不必派遣人手送往。”
“那倒是!”
民间的信件送往,要么是自己托付下人,要么是托付给友人乡党,专门的送件却是很少。
驿站遍地都是,几乎每个县都有,这就大大方便了通信往来。
两人闲聊了一阵子,冯显宗笑着将他送走。
“父亲,往日最次都是侍郎,今个郎中都少了。”
长子冯锡进叹了口气,对于门庭冷落很是不值。
“官场起落,很是正常。”冯显宗沉声道:“没有了师生关系,这群唯利是图的官人们自然毫不犹豫地转求得势者。”
“我今日如此,日后的内阁皆是如此,首辅也不例外。”
冯锡进只能如此安慰了:“堵首辅姻亲犯事,可惜陛下不管不顾……”
“内阁才不到一年,谁有如此耐不住寂寞?”
冯显宗冷声道:“有他好果子吃。”
……
文莱。
站在高山上,能俯视文莱及整片地方,因为文莱的城堡修建在平坦靠海的地方。
陈建宁迎风观望着面前的景象,海面一望无际直到天边,黄绿色的海岸上,躺在地面上的文莱堡仿佛在大地上铭刻的一个图案。
风声之中,隐隐夹杂着人群的嘈杂。
平地上一股股人马在距离城堡近两里地的地方,士兵们簇拥着一门门火炮,从高处远望,就好像是一团团蚂蚁在搬运昆虫一般。
乍看人群好像没有移动,但盯着看一会儿,能发现他们正在向城堡靠拢。
骤然之间,忽见堡垒上火光闪闪。
原来,一串串白烟从远处冒了出来!
少顷,才听到“轰隆隆……”炮响从风中传来。
城头看似塌陷,但依旧安稳。
“修得倒是坚固。”陈建宁冷声道:“继续给我轰,我就不相信能一直坚持下去。”
他又扭过头,看向了另一边的山林村庄。
这里是文莱的首都,也就是文莱城,一条文莱河穿城而过,附近聚居着几十个村落。
这里是文莱国的精华所在。
在高棉被拿下,卫国成立,并且正式开始建设阶段的时候,被选为湘国的文莱,自然就是踏入了征讨之日。
吕宋的水师,兵卒,可谓是极为热切,仅仅是一个月就应征了五千人,随同的还有五千新兵。
陈建宁本是子爵,想着天下太平,一辈子也就这样混了,不曾想皇帝想起了他,捞到了如此一个好差事。
湘国建立,伯爵跑不了了。
“敬酒不吃吃罚酒。”他摇了摇头:“投降也不失封爵啊!”
对于攻城,他是真的不怕,大炮一轰,能撑多久?
他环顾四周:“就是这里小了点,港湾虽好,但百姓怕不过数万,哪里有那些人说的几十万人?怕是把野人都算进去了吧!”
心中暗骂了一句,陈建宁继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ed81.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